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一群两区三带五极多点

平泉市加快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平泉市作为我省4个入选县(市)之一成功入列。

围绕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平泉提出建设“一群两区三带五极多点”发展规划,按照这一思路,平泉将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和典范。

坚持产业优先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2022年底,平泉市小寺沟镇引进平泉嘉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园区500亩。这是一家从事食用菌菌棒生产和食用菌种植、销售的省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拥有一支食用菌种植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团队。

“百姓缺资金,园区可先提供大棚和菌棒,费用可通过香菇销售收入慢慢还。没技术,园区技术人员免费提供跟踪技术指导,统一供应已高温消毒并接种好菌种的菌棒,实行订单保护价收购。”该公司副总经理于晓华说,通过“公司+农场+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新型模式,让种植户没有后顾之忧。

食用菌是平泉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该市食用菌种植总面积达6.7万亩,年产量达63万吨,产业链产值达82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平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苗培良说,该市通过深挖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按照“山顶绿树盖帽、山中果树缠腰、平地菌菜唱主调”的思路,突出“南果北菜全域菌”布局,加快形成以食用菌为主,设施菜、林果产业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发展格局。

立足生态宜居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平泉桲椤树社区作为全省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农村社区,宜居宜业、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生态秀美。桲椤树社区虽美,但美中也有不足: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让桲椤树河几乎断流,河道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为了让桲椤树更加生态宜居,今年平泉对桲椤树河26公里河道开展整治提升工程。“我们将通过水系、河道、水岸同治,努力实现‘水系连通、河道畅通、水岸相通、生态贯通、行游直通、文旅互通’的治理目标,该工程将于2024年10月全部完成。”平泉市水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启动了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包括水系连通、清障清淤、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乡村整治、河道修复及沿河基础设施提升等8项内容。

今年,平泉对照《平泉市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方案》,聚焦生态综合治理、和美乡村建设、水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5项重点,持续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培育文明新风尚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南五十家子村敬老忙。”今年重阳节,平泉南五十家子村村民白树林将即兴创作的作品《重阳》,发到村“驿站诗歌小镇”微信群里,获得不少点赞。

以诗歌创作等文化活动为纽带,把全村群众凝聚在一起,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工作方针,该村着力打造党支部引领下的文艺志愿服务组织,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小山村里的“诗和远方”。南五十家子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河北省诗词之镇。

平泉市将按照《平泉市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方案》要求,不断创新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基层治理3个体制机制,每年打造乡村治理综合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0个,引领全市乡村治理综合水平全面提升。同时,重点针对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铺张浪费、家庭暴力、拒绝赡养老人等突出问题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推动乡村形成诚实守信、文明有序、睦邻友善、民主法治、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气。

本报记者 马思稳 焦帅

版权所有 ©2020 承德日报 hehechengde.cn 冀ICP备09008444号-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