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热河周末 社会·万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博学之功播博物之志

——我市大学生志愿者上岗避暑山庄博物馆

□ 杨 微

身穿红马甲,挥舞着小旗给游客热情地讲解,看到行动不方便的游客,他们立刻上前搀扶。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避暑山庄博物馆内,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让讲解工作更添生机与活力,让游客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他们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志愿者,持续接力,这样的志愿工作,该院已经连续进行了13年。

5月27日,2022级避暑山庄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上岗仪式在避暑山庄博物馆举行。

据了解,每一届的志愿者于当年 3月初开始招募,以讲解技能大赛的方式进行选拔,主要针对历史文化学院学生。选拔出的新志愿者上岗前经历近一个月的避暑山庄历史文化知识、讲解礼仪、实地讲解等培训及形体自我训练、实地试讲等环节,培训合格才能正式上岗,成为一名光荣的避暑山庄博物馆志愿者。

避暑山庄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10年,其主要内容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与避暑山庄博物馆合作培养博物馆讲解员。这也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的“面向技能的实践”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之一,以获得博物馆实际工作能力为实践目标,体现了基地联合培养人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开展实践教育研究的基本建设思路。

在本次的上岗仪式上,校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在做好志愿服务的同时,讲好承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截至2023年5月,志愿者总计上岗3251次,累计义务讲解6000余次,尤其是今年“五一”期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征集114名志愿者支援博物馆的工作。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心用情接待的每一位游客,让他们感受到真诚与挚爱,使博物馆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避暑山庄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是以探索学校为主导的校馆合作特色教育模式,意在以大学生为纽带,连接博物馆、学校、社会,利用作避暑山庄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的机会,查阅和利用相关资料,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义务讲解活动,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完成教育模式探索。这个项目把专业学习寓于志愿实践,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志愿服务,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通过把志愿服务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进行岗前培训、健全管理、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式,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借助志愿服务,促进实践育人。注重思想引领,实现立德树人;弘扬地方文化,力求学以致用,着眼素质和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示范效应;实现了学校与服务基地的双赢互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避暑山庄博物馆的大学生志愿者项目也荣获“承德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河北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第七届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等多项桂冠。

“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们会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历史文化学院志愿者代表刘子峰说。

版权所有 ©2020 承德日报 hehechengde.cn 冀ICP备09008444号-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