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平安与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围 场

激活“法治微细胞” 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7月20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村民鲁某宇等11人求助,反映今年春季在围场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某龙处购买土豆种子50多吨,现在出现严重烂薯现象,疑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售假种子,要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予以赔偿。张某龙反馈,其种子在围场、内蒙古均有销售,在其他地方未发现烂薯情况,不愿意对其全部赔偿。鲁某宇等人多次到新拨镇政府、围场农业农村局、围场信访局等单位进行走访。

为推动纠纷调处成功,新拨司法所充分运用联动调解机制,新拨镇政府、鲁某宇等人所在村委会、围场农牧局、围场信访局等单位进行综合研判,并邀请法律顾问进行专业法律讲解。针对双方赔偿金额差距较大的矛盾焦点,在安抚鲁某宇等人情绪的基础上,通过“面对面”“一对一”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以法情结合、换位思考的方法,最终在8月9日,双方达成了书面赔偿协议,该公司自愿补偿鲁某宇等人经济补偿款192610元,分两次支付,并保证于9月30日前第一次支付补偿款96305元,于2024年3月30日前,第二次支付补偿款96305元;并自愿于2024年3月30日前给付鲁某宇等人53.505吨原种马铃薯种子。

新拨司法所围绕辖区“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服务中心,整合基层及其他单位等多方力量,深化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服务水平,助力新拨镇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见成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围场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用法治思维谋事,用法治方法办事,用法治机制议事,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坚持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治理理念,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木兰围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打通治理“中梗阻”,用“主动作为”疏通基层工作的“疑难杂症”,用“基层上报”实现“对症下药”,这是为基层治理难题开出的一个“良方”。围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链条神经末梢的“最后一公里”,真正使“枫桥经验”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平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多进百姓门、多听百姓言,主动了解群众“难言之隐”“话外之音”,及早发现问题。

围场集中组织基层政法单位、相关部门、村,对重大矛盾进行集体会商,提出化解措施,建立健全预防、预警、阻断、处置和善后等措施机制。基层人民法庭、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将加强协助配合,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对重大疑难纠纷和危及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互通信息,做到信息沟通及时准确。基层法庭、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执法队将总结司法过程中发现的治安及矛盾隐患问题,提出促进社会治理的司法建议。

王东岭 魏永鑫

版权所有 ©2020 承德日报 hehechengde.cn 冀ICP备09008444号-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