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致敬!马盂山

□梁世芳

金秋时节,我们乘车从北路进山,放眼望去,林海茫茫,层林尽染。“马盂山海拔1738米,是燕山山脉北部最高山峰,森林覆盖率82%,是辽河的发源地。”平泉市文化旅游局的老王像个资深导游,一路介绍不停。

说话间,轿车在一巨石前停下,石边泉水清澈见底,汩汩不绝,石上刻有“辽河源頭”四个红漆大字。漫步在石径上,欣赏着漫山遍野的红红黄黄的枫叶,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沿石径上山,穿行在山林间,树树穿秋装,处处皆秋色,所有的颜色都酣畅到了极致。踏着厚厚的、软软的落叶,真是别具风趣。那亭亭玉立的白桦树,一棵棵、一簇簇姿态优美,在金黄色的衬托下,洁白的树干更加骨感靓丽。看着那垂直挺拔的落叶松林,让人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犹如一个刚强战士。

气喘吁吁地行至山脊。老王向西指着一坐山峰说:“那就是马盂山,因山头光秃秃,当地人叫它光头山,是契丹民族发祥地,也是辽代时的神山。它的山峰如辽代瓷器鸡冠壶首,鸡冠壶主要源于辽代的皮囊壶和马镫壶,因其平日挂在马背上,故称‘马盂’。这就是马盂山名称的由来。”

说话间,老王遇到了熟人,“老林,在巡山呀?”从老王的问话中得知,这位满脸高原红的中年壮汉就是看山人。于是,我们调侃着说:“这工作好呀!每天都在游山玩水。”老林嘿嘿一笑,算是回答,随后抬手向东一指,说:“看到东边那个山峰了吗?那里就是我的家。”我们向东望去,山峰上有一望火楼。老王很是敬佩地说:“别看夏秋时这里很美,可冬天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大雪封山,一冬都吃不到一点儿新鲜蔬菜。就这样老林已坚守二十多年了。”

“老林太伟大了,给你点赞!”我们将赞叹、敬佩一齐送给老林,并让老林给讲一段守山护林的故事。老林也看出我们的诚意,在身边石头上坐下,说:“我就是看山护林没啥好说的,既然你们非让我说说不可,就讲一段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吧,那才伟大,值得永远记忆。”于是我们就听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1942年除夕傍晚,天空下起大雪,山下的八路军游击队刚包完过年饺子,一万多日伪军包围过来。不到三百人的八路军游击队来不及吃饭,冒雪突围,一路十几次激战,游击队员冲到这山上时只剩二百人左右了。当时夜深风大,天寒地冻,敌人无法追击,退到山下围堵。游击队员的衣服早已湿透,寒风一吹成了冰衣,行动起来‘咔咔’作响,将士们的手、脚、耳朵都冻得毫无知觉。这种情况下,即使敌人不攻山也得把人冻死。于是,游击队员趁着天黑选择从敌人力量较弱的地方,悄无声息地钻出包围圈。”

“八路军游击队是英雄好汉,我们护林人也不能当孬种,受点儿累、吃点儿苦算个啥?没有那些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老林起身悄悄离开,向着望火楼走去。我们看着远去的背影,一片感慨:英雄精神早已镌刻在他的灵魂深处,把忠诚和奉献永远留在大山!

精神是支柱,更是力量。原本精疲力尽的我们突然来了精气神,沿着蜿蜒栈道一口气登上马盂山主峰。环顾四周,确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山顶上并非光秃什么都不长,坚强的矮草在呼呼的山风中,都扑下身子奔着同一方向,似乎追求着同一梦想。

从山顶向南沿石阶而下,过两段陡阶转向东行。石阶北边是一排宽80余米、高60余米如墙壁陡立的石峰,似一道天然的巨石屏风,妙趣天成。老王说:“当年八路军游击队在这里与日伪军发生过多次激战,几年前还能找到一些子弹头和弹壳。”此刻,我眼前的巨石屏风就是一座记录八路军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丰碑!

巨石屏风前,山势渐趋平缓,一派草原风光。站在草甸中,山石惊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仿佛八路军游击队员驰骋战场之声。回望马盂山主峰,昂首在群山之中更加雄壮。这一刻,我心绪涌动,凝聚一句:“致敬,英雄的马盂山!”

在返程的路上,我想起了唐代刘禹锡的《秋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人果真有远大志向,便会振翅高飞、排云直上、大展宏图,怎会感到悲凉寂寥?回味着马盂山的守护神、英雄魂,真正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

版权所有 ©2020 承德日报 hehechengde.cn 冀ICP备09008444号-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