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平安与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谈谈孩子成长那些烦恼事

我是承德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的检察官,也是一名母亲。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依法带娃”“家庭教育指导”成为热词,多年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经历,使我感触颇多。

下面,我就和您聊聊孩子成长的那些烦恼事儿。

我们常听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反过来想,孩子又何尝不是让我们第一次开始学习做父母做家长呢?

每个孩子、每位家长都是对方的唯一,无法选择,无论男孩女孩健康与否,我们都要珍惜父母子女之间的缘分,扛起责任,不能遗弃、伤害、虐待,否则“私事”就会变成“公事”。

孩子成长的幼年童年时期(幼儿园小学时期),家长作用极为明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让习惯成为自然。

人身安全保障一刻也不能放松,孩子玩耍、上下学一定要在家长的视野范围内。孩子的性教育也要宜早不宜迟,建议从幼儿园就开始。

近年来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大幅度上升,据了解最小受侵害的只有4岁,14岁以下占比非常高,触目惊心。

家长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小,犯罪分子永远不嫌您的孩子小;只有您想不到,没有犯罪分子做不到,且此类犯罪多为熟人作案,要高度警惕。

关于学习,孩子正处于启蒙阶段,瞬间记忆、快速忘记,家长不要急躁上火,欲速则不达,学习只要多次重复不断反复,循循善诱,定会进步凸显。

孩子成长的青年时代(初高中时期),除了预习、做题、复习、读书是学习的永恒法宝之外,叛逆是主题词,是成长的必经阶段,无法躲避,家长要调整适应,由指挥转向伴行,由命令转为商量,始终在关心,总是在鼓励,偶尔去纠偏。

父母和睦恩爱,一个民主温暖的家庭,让孩子自信,积极向上;缺少关怀的家庭,让孩子自卑,自暴自弃,一些涉罪的孩子往往出自这样的家庭。

这个时期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易冲动,打架打群架交友不慎便会麻烦不断。家长要劝诫孩子:把人打了,可能判刑还要赔钱;被人打了,身体受伤甚至死亡,对家庭个人都是毁灭性的。

近年来孩子因出售银行卡、电话卡、支付宝及微信收款码等涉帮信犯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上升很快,家长要多加关注。

初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恋爱自愿发生性关系(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涉嫌强奸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

家长不要谈性色变,宜疏不宜堵,培养其广泛兴趣,释法说理方为上策。孩子的“四个在”是您必知项:在什么地方,在一起的有谁,在干什么,在花谁的钱。这个阶段家长严防死守三五年,家庭平安一生,一旦失管失察失控放任犯罪,人生归零,父母的心血化为乌有。

您可以给孩子个性化定制一些小目标:如“学习有进步”“考上高中”“读5本书”“考上大学”“一学期不惹事”“一年不打架”等等,实现了给予物质奖励,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出现的一些麻烦事多源于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障碍。如欺凌与被欺凌等问题不愿或不敢跟家长说、硬扛,“小问题”演变为“大事件”;如因打骂对抗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造成孩子走极端,家庭无法承受之痛,悔之晚矣。沟通不畅家庭,不妨与孩子约定在家里设个“树洞”(网络流行词,是指可以将秘密告诉它而绝对不会担心会泄漏出去的一个地方),孩子的“小事情”“小秘密”,都可以化为小纸条、信件,放在“树洞”里,家长理性应对,给孩子以温暖和力量。有时,您多问一句或者多看一眼,就有可能挽救孩子的一生。

家长朋友,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希望,是我们奋斗之所在。

勿做强势的父母,要做温和的家长。如果形象有颜色,我愿父母子女在对方眼中都是中国红,父母是可以依靠的,是热情温暖的中国红;孩子是阳光的,是向上的有希望的中国红。他的烦恼、困惑、愿望都向你坦诚,他的情绪、想法、朋友圈你都掌握。

他遇到困难,你是靠山,帮助支招解决,而非训斥棒喝;他有点滴进步,你是队友,一起欢呼庆祝,而非漠视无感。“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很有道理。

家长朋友,我们常常以孩子优秀而骄傲,而孩子也会因为有个可爱可亲的父母而自豪。

我们从改变自己开始,优化教育孩子的理念方式,让我们都成为孩子眼中最热烈最温暖的那一抹中国红,护佑他们健康成长。

刘桂峰

版权所有 ©2020 承德日报 hehechengde.cn 冀ICP备09008444号-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